張正芬:沒有遠親只有近鄰,在眷村凝聚募資與共享經濟的雛形

成長於台南大道新村的張正芬,細數眷村獨有的人情文化,限定於當時「沒有遠親只有近鄰」背景而生的人情味,進而促成共同照顧孩子、一起渡過經濟難關的模式。出身青島的父親,擔任陸軍上校常駐外島,父親帶給自己的文化內涵與飲食喜好,是陪伴張正芬長大的五感記憶。

村子裡「行灶咖」  共同照顧孩子的眷村文化

        我們的村子是台南大道新村,位於台南二中跟成功大學之間,現在已經改建成國宅。大道新村是陸軍的眷村,每個巷道都很窄,我還記得家裡住址是大武街81巷2號,每家平房都有個院子,一戶連接著一戶,不是獨棟。也因為房子的構造如此,家家戶戶彼此熟悉,古代說的「夜不閉戶」在眷村是真實發生,我們不太會關門跟鎖門,不像現在的門牌是單雙號在對面,我家那排的門牌可以從1號到15號,每一戶我都熟識,就像台語說的「行灶咖」。平常玩耍時就隨意串門子,吃飯時間誰家有飯就去那家吃,加上爸爸常駐外島,媽媽是職業婦女,正職是老師,所以小學中午下課後,我跟弟弟就會到村裡某個奶奶家吃飯,當然會貼補一些伙食費,對奶奶家來講,多兩個小朋友吃飯只是多兩雙筷子,吃飽後在附近玩耍一下,媽媽下班後就來接我們回家。

      玩遊戲最常玩躲貓貓,不只在巷道內躲,也會躲到附近好幾排的鄰居家裡,眷村內的大武街後來拓寬,可以開進一輛公車,還記得是10號公車。有點類似韓劇《我們的藍調時光》、《我的出走日記》,傳統市場就是長在村子裡面。眷村內的市場其實跟大部分的傳統市場沒什麼不同,滿多退伍榮民會去擺攤,不只做饅頭、早餐,也會做些家鄉菜販售。我到現在為止,都還很難忘傳統紅茶的味道。

張正芬站於家中電視機前

 

爸爸常駐外島  錯過預產期下次回家小孩已學步

        我爸是流亡學生,跟著軍隊來台灣,後來加入軍隊,成為陸軍上校。爸爸常常待在外島,因此當他從外島回台灣的休假,可以多達十多天。媽媽是廣東出生的客家人,跟爸爸在台東認識結婚,媽媽懷孕時,都會先估算好預產期,讓爸爸可以休假回台灣。但是我忘了是我還是弟弟,過了預產期後等很久沒有出生,但爸爸已經必須回去外島,當他下次回來看到小孩的時候,小孩可能已經會走路了。以前當軍人的太太很辛苦,相對的街坊鄰居就十分重要,大家互相幫忙顧小孩。

與父親在家門前合照

 

眷村生活財務透明  群眾募資雛形展開

       當時大家生活都不好,所以這樣緊密的關係也延伸到理財規劃,小時候很常聽到大人在說「跟會」的事情,例如會頭是誰、會期多久、會費多少。跟會的方式是,每戶每個月交幾千塊,某人在某個月缺錢時,就把會標掉,這是需要街坊鄰居彼此信任才能成立的理財方式。

      因為每戶人家背景類似,大家的財務都很透明,你家有多少錢我大概都知道,你能跟多少會我也大概都知道,加上中校、少校薪水也差不多,就可以自己去評估你的「會咖」。而且把財務綁在一起之外,還可以維繫感情,例如誰急著標會,或是誰急著用錢,大家可以給予錢財之外的支援,例如某家兒子要出國念書,或是誰要娶老婆,有點像是某種群眾募資的概念,非常多事情都是慢慢演化來的。但隨著時代的改變,以及開始有眷村的人外出北上工作,信任度會跟著降低,我印象中小時候有看過別人倒會的情況,你有時候是信任A,但A介紹的朋友B倒會,而且那時候沒有法律可以規範但還是會去跟會,這用現代話來說就是投資風險。

      除了群眾募資還有共享經濟,過年時大家會交換年菜,例如我家年糕份量做的比較多,有不同口味,鄰居家年糕做的比較少,就會彼此分享。我們連家門都不會鎖了,車子當然也是,借用別人家腳踏車也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 

從院子開始培養節慶儀式感

        大道新村的房子發展到後期也蠻奇妙,當時大家跟著軍隊來,都覺得一定會反攻大陸,回中國大陸是一定的事情,只覺得眷村是暫時居住的地方。但是後來有了家庭跟小孩,就開始有長住計畫,也因為這樣大家開始加蓋,例如先從後院的空地開始加蓋,再來就是往樓上蓋,從有院子的小平房,變成有前後棟的樓房,印象中不知道在某個時間點,我也就住到樓上了,房屋的擴建是眷村很自然的演化。

      不過不管怎樣加蓋,院子一直是眷村的重要場所。我印象很深的是,過年時都會在院子裡做年糕,從粽子到年糕,我們都習慣節慶食物要在院子做,粽子包好就直接掛在窗花上,左鄰右舍也都如此,反而不會在廚房做,因此院子對我們來說,有著很濃厚的節慶氣氛。中秋節時每家的小朋友頭上一定有頂柚子皮帽,大街小巷跑來跑去,為什麼我們小時候過節的氣氛濃厚,因為都有事可做,現在的說法是有儀式感。養成了過日子的習慣,直到現在我都會覺得節日要被慶祝,大概是從眷村的特性而來。

穿著漂亮長襪子攝於院內家門前

 

無血緣彼此扶持   緊密生活圈放學一路玩回家

        在眷村守望相助是常態,像我們家的爺爺奶奶留在青島,在台灣也沒有親戚,我都是靠同村鄰居的爺爺奶奶照顧,有一次我媽要處罰我的時候,還有一位鄰居的奶奶出來說情,幫我擋棍子。沒有血緣的人住在同一個村子裡面培養出感情,是很自然的事情。眷村內大家都生活困苦,卻又願意彼此幫忙,居住組合非常多種,無論是像我們家爸爸在外島工作,媽媽單獨撫養我跟弟弟、也有兒子出外當兵只剩年邁父母在家生活、膝下無子的夫妻與老鄉同住照顧、寡婦嫂子與小舅子同住等,我總認為眷村最難能可貴的是文化跟情懷,大家一起開心過節,一起度過各種困難,但前提是,彼此都沒有血緣關係。古時候說:「遠親不如近鄰」完全印證在眷村文化,更何況他們連親戚都不在台灣。

      我們村子外緊鄰著國小與國中,從放學可以一路玩回家,路隊先到哪位同學家就在那家玩一玩,接著到下一家玩一玩,同學都是村子鄰居。我到台北後朋友總會問:「妳是台南人一定知道很多小吃」,其實我幾乎沒在家外面吃飯過,我家巷口就是幼稚園,國小國中黏著村子旁,沒什麼機會出村子去吃。到了高中,我每天騎3公里的腳踏車去台南女中上學,吃完早餐出門,中午帶便當,以前沒有補習,下了課就騎車直接回家。週末跟同學約都是吃完飯才出門,這樣說起來我們以前好像沒有在「約吃飯」的。唯一記得的是台南女中外面的莉莉冰果室,高中下課後在冰果室吃完冰就各自回家。

到眷村活動中心前玩耍拍照留念

 

青島人隨身攜帶擀麵棍  爸爸聽平劇媽媽帶寫生

        我們家是青島人,家中幾乎都是吃麵食,包子、饅頭等。還記得小時候帶同學朋友回家吃飯,家中永遠都吃包子,還會邀同學一起包、一起蒸,是正餐唷,可能再炒兩個青菜配著吃這樣。我們所有的麵食包子饅頭大餅都自己做,不去外面買。我到美國玩的時候還帶麵擀去,做蔥油餅給朋友吃,我們家的麵擀種類超多,細的長的短的胖的都有,只要買到麵粉,什麼都可以做出來。像我只吃得慣我爸做的饅頭,已經吃了四五十年了,外面其他人做的我都吃不慣。

   小時候常常聽到的聲音是平劇,從收音機或電視中傳來,我爸很喜歡平劇,記得電視是早上十點在中視或華視播放,因為那是沒有收視壓力的時段。我爸爸直到現在都還會聽,錄起來用收音機放出來聽,像是《蘇三起解》之類的。我印象中最常有的娛樂,就是媽媽帶著我們去中山公園寫生,也因為寫生是讓小孩子帶畫具自己畫,沒有什麼多的費用產生,相當經濟實惠。

攝於公園噴水池前

最新消息